慈善機構簡史

修德善堂慈善機構於2009年3月18日正式成立。同年7月1日慈善志業左臂右膀--"修德之光"和"施醫贈藥部"亦歸屬慈善機構管轄。

慈善機構秉持祖師"扶困救危,賑災紓難"濟世宏旨,惟勤惟謹,致力於善務之發揚,並以"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苦"五大金科為社會做出無私奉獻。

«生»

  • 開辦«小學課外班»,招收清寒學生進行課業輔導和人

  • 援助華教清寒助學金和建校基金。

«老»

  • 援助孤老米糧或生活援助金。

  • 參訪老人院,給予愛心關懷。

«病»

  • 設有醫藥樓,施醫贈藥,施茶。

  • 醫療團隊受邀遠赴郊區為當地居民義診。

  • 舉辦捐血活動,為醫院增添血庫庫存,救死扶傷,解病除疾。

«死»

  • 代為收殮,施棺贈葬。

  • 追薦法會上,誦經祭奠,慎終追遠。

  • 應邀為往生者開設壇場進行功德法事。

  • 成立"佛教助念團"為往生者助念結緣。

«苦»

  • 援助貧困家庭常月米糧、生活援助金、醫療費用或生活用品。

  • 舉辦«新春獻愛心»系列活動,援助弱勢群體。

2020年及2021年新冠疫情肆虐期間,慈善機構捐贈逾七十萬令吉醫用物資和生活援助品予麻縣、東甲縣、沙巴州和彭亨州的醫療前線人員、教育團體、政府單位、非盈利團體、貧困人士、水災災民及地方性居民等等。

慈善機構堅守"為善最樂"原則發揚善務,時時刻刻銘記祖師教誨: "立善堂,行善事,利人便利己; 救人必自救,積善之家,天必賞之"。

修德善堂慈善機構“醫藥樓”簡介

贈醫施藥部創立於一九六六年,於一九七八年因事故停辦。時隔十九年,即一九九七年是適祖師降乩示諭復辦施醫贈藥部。本著接濟貧病、救死扶傷及盡責活人的宗旨,以中醫中藥施贈貧病,不分區域,不分種族,高度發揮了人類互助博愛,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和傅統美德,贏得了社會人士的一致讚許。施醫贈藥部自復辦以來,在修德善堂歷屆職董及委員們艱辛耕耘,通力合作下,幸能按部就班,逐漸發展,復蒙各社團,社會賢達,善長仁翁,大力支持,或捐輸經費藥費,或報效藥品,或義賣為本施醫贈藥部籌款,促使這慈善義舉得以繼續維持,且日益壯大。各族貧病受惠者已超過數十萬人萬人次之眾。

贈醫施藥部診病日期為每逄星期一至星期六。開放時間分上、下午兩個階段:上午從9.00am 至12-00pm,下午則從2:00pm 至4:30pm。

修德善堂慈善機構“小學課外班”簡介

遵循宋大峰祖師"生"之聖訓,慈善機構於2014年策劃開辦小學課外班,旨在協助家境清寒的小學生補習課業,以減輕家庭負擔。

經由前中化中學校長陳維武博士、數位小學校長--李愛嫻校長、黎彩蝶校長、張玉華校長等教學顧問團隊與董事們商議教學規劃和方針後,招生對像以一、二年級家境清貧小學生為主,教學著重在華文、英文、國文及數學課業輔導。學費全免,僅需支付象徵式註冊費及保險費。上課時間為星期五全日和星期六半日。

籌備計劃如火如荼進行下,小學課外班終於在2015年1月9日正式開課!首迎30位學生,共分三個班級進行,上課場地設於本堂行政大樓«之剛廳»與«耀嘉廳»進行,如需特別輔導則暫用會議室«承繼廳»。

由於學生人數節節上升,學習空間不敷應用。本堂於2016年初購置鄰近一塊佔地逾6000方尺的地段,並將獨立式洋房改造為小型學堂,設有四間獨立課室、男女生廁所、飯廳及一片綠地。

嶄新的小學課外班學堂於2016年6月17日正式啟用。獨立清幽的上課環境,空間寬敞,有全職保安駐守,讓學生們能更舒適及安心地快樂學習,並增進對課外班的歸屬感。

課外班進行近兩年,由於小部份學生仍無法自行完成學校課業,經董事商議後決定增設功課輔導班,以協助學生們完成學校功課。

2017年1月9日課外班從一周一日半提升為一周五日半性質,即星期一至星期四為«功課輔導班»,星期五為«三語活動班»,星期六半日為«生命教育班»。 «功課輔導班»招生對象需符合清寒家庭條件,由教學顧問及行政進行家訪審核。而«三語活動班»和«生命教育班»則開放予其他在藉小學生。

小學課外班不僅協助學生們應付學校課業,亦注重他們的人文道德品行教育。透過畫畫、製做手工、繪本故事、手語歌曲、益智遊戲、勵志教育影片、戶外教學、生活營等等活動,學習各種生活技能,啟發邏輯思維,塑造人文品德素質。

在老師們耐心與愛心陪伴下,學生們懂得彼此尊重,互助互愛,獨立自信,謙卑有禮,應和祖師聖訓中"開學堂,啟蒙塞,明人倫,曉大義"之意。